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彭毅,王盼近期对华熙生物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《护肤品品牌声量提升,多维打造增长曲线》,本报告对华熙生物给出买入评级,当前股价为125.9元。
华熙生物(688363)
【资料图】
投资摘要
事件
2月27日,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,22年公司实现营收63.59亿元,同比+28.53%;实现归母净利润9.7亿元,同比+24%;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.63亿元,同比+30.06%。推算22Q4实现营收20.39亿元,同比+5.32%;实现归母净利润2.93亿元,同比+29.07%。
简评
“四轮驱动”战略稳步推进,业绩实现稳健增长。公司2022年整体营收保持相对较高增幅,分业务看,原料业务稳步增长,医疗终端业务基本持平,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。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30%+,精细化运营成效显著。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,提升运营效率,期间费用合计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,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0.06%。
护肤品品牌声量提升,四大品牌品类差异化优势日趋凸显。以科技赋能底层产品力,“润百颜”、“夸迪”22年22年线上销售合计超27亿营收量级,“肌活”近10亿,“米蓓尔”超5亿,品牌声量提升。以大单品带动品牌向产品系列化扩展,9个护肤品单品GMV破亿。公司已进入提高收入质量、改善运营效率、深挖目标用户、优化市场渠道、深化品牌根基的精细化运营阶段。四大品牌坚持长期投入,定位清晰,逐步走向正循环。润百颜和夸迪品牌客单价相对更高,米蓓尔和BM肌活核心用户为年轻的Z世代人群。米蓓尔主打敏感肌修护,38节前发布3A紫精华新品定位敏感肌抗衰,打破敏肌抗老问题困局。
研发驱动,布局前瞻。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性投入,以合成生物为驱动,建设全球最大中试转化平台,提供科研以及产业转化力量支撑;切入细胞培养基赛道,与乐敦制药、BMS等共同投资成立华熙厚源,进军细胞培养基领域。医疗终端业务方面,22年12月14日,申报的“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”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,公司已共计7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玻尿酸医美填充针剂,润致系列将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。功能性食品方面,收入在低基数下实现大幅增长,持续加强新产品推广力度。原料业务方面,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,原料海外业务依然保持较高速增长,2022年已经备案3款化妆品新原料。激励机制方面,不断健全长效激励机制,持续推进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员工利益,留存核心骨干。
投资建议
公司依托“四轮驱动”发展战略,构建生物活性物、医疗医美终端、功能性护肤品、功能性食品在内的产业链一体化业务架构。公司布局合成生物学、胶原蛋白、细胞培养基等赛道,医美产品管线持续丰富,有望打开新增长天花板。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3.00、16.56亿元,同比增长34.1%、27.4%,对应EPS分别为2.70、3.44元,对应当前股价PE为44、35倍,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
竞争加剧风险,化妆品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,新产品替代风险,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,行业监管趋严风险。
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,国盛证券赵雅楠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,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7.49%,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9.83亿,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62.16。
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:
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3家机构给出评级,买入评级19家,增持评级4家;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3.32。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,估值分析工具显示,华熙生物(688363)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,盈利能力优秀,营收成长性良好。财务健康。该股好公司指标4.5星,好价格指标2.5星,综合指标3.5星。(指标仅供参考,指标范围:0~5星,最高5星)
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等,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。本文为数据整理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请谨慎决策。
上一篇:【环球新视野】BOT项目提前终止补偿决策模型与应用研究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粤水电(002060.SZ):巴楚能源公司拟123.03亿元投建粤水电巴楚县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格隆汇12月7日丨粤水电公布,为拓展清洁能源发电业务,扩大清洁能源发电业务规模,提高利润水平,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新疆粤水电的全资子公司巴
-
浙江震元:公司互联网医院尚在建设中,未来将根据业务情况配置医生|今日关注(原标题:浙江震元:公司互联网医院尚在建设中,未来将根据业务情况配置医生)同花顺(300033)金融研究中心12月6日讯,有投资者向浙江震元(
-
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!5月17日,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。据了解,近日,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,广告写道:中日韩三国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X 关闭
X 关闭